青少年的營養需要量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與成年人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其能量和營養素的供給量在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同時,還需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其中包括身體和智力兩方面成長的需要。他們的生理狀況經常變化,活動量大,個體差異也較大,女孩發育比男孩早1~2年,生長類型也不相同。如果在飲食方面不注意他們的特殊情況和需要,就會直接影響或阻礙他們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患營養缺乏病,體型和容貌都會受到損害。而這種損害不是一朝一夕能夠修復的,有的可能會影響終生。比方說,在膳食中蛋白質、熱量,鈣長期不足時,就會造成四肢發育不全,身材瘦小,今日國內新聞,頭發枯黃稀疏;缺乏維生素A,則皮膚粗糙,毛囊角化;其它幾種維生素,如核黃素(B2)、尼克酸(PP)、C、E等對皮膚都有保護作用,攝取不足也會引起各種皮膚癥狀。鉀、鈉、鈣、鎂、磷、氟、氯、碘、鋅、銅、鐵、錳、硒、鈷、鉬等礦物質人體的需要量及小,以毫克或微克計,但卻不可少,而攝入多了又會使人中毒。如缺鐵會引起貧血,面色蒼白;缺鋅會阻礙青春期的發育,導致身材矮小,性發育遲緩;氟攝入不足則牙不堅固,易患齲齒,攝入太多,牙又失去光澤,得“斑釉質”病,嚴重的還會使骨骼硬化、變形,等等。在復習考試期間應主要補充大腦因消耗增加的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鐵,才能讓大腦更好的發揮。
造成營養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供給不足,不良的飲食習慣、濫用滋補品、缺乏體育鍛煉。在現實生活中,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唯一的寶貝成為家庭的“上帝”,這是由于長輩們過分溺愛的惡果,在吃飯問題上,認為什么東西值錢、稀罕,就有求必應。過多食用精制食品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些孩子有禁食、忌食某些食物或偏食的習慣。不吃雞蛋、魚、肉、西紅柿、胡蘿卜等等,以致因減少某些營養素的暈要來源而引起營養缺乏癥。喜歡吃糕點、糖果等零食者,會影響正常的膳食進食量。還有人因為怕發胖,特別是女孩了,愛美。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沾,時間長了,便消瘦,蒼白,無力。也有人因食無節制而胖得氣短心慌的。其它如不良的飲食制度,烹調不合理、濫用滋補品、缺乏體育鍛煉等,都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素的攝取量。
那么,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每天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究竟是多少呢?是要根據他們不同年齡、性別、生理狀況和勞動強度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的標準來制定,在這里簡單的介紹一下青少年飲食營養與健康有哪些呢?
1.能量青少年對能量的需要與生長速度是成正比的,生長發育需要的能量約為總量供給的25%~30%,一般來說青少年期的能量需要超過從事體力勞動的成人,推薦的能量供給為9.6~11.7千焦/日(2300~2800千卡/日)。
2.蛋白質青少年期體重增加約30千克,其中16%是蛋白質,蛋白質是體重增加的物質基礎。青少年攝入蛋白質的目的是用于合成自身的蛋白質以滿足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蛋白質供能應占總能量供給的13%~15%,為75~90克/日。
3.礦物質及維生素為滿足骨骼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青少年需儲備鈣200毫克/日左右,推薦的供給量為1200毫克/日~1000毫克/日。女性青少年膳食鐵的推薦量為20毫克/日,男性15毫克/日。鋅的推薦供給量為15毫克/日。同時也要常吃谷類、豆類、蔬菜、水果,其中富含充足的維生素及膳食纖維。谷類的推薦量為400~500克/日,豆類的推薦量為50克/日,蔬菜的推薦量為400~500克/日,水果類推薦量為100~200克/日。從上述營養素的推薦供給量中不難看出,在一些重要的營養素,如能量、蛋白質、鈣、鐵等的需要量上,13~17歲的少年的需要量均高于成年。有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的需要量和成年人一樣。這足以說明處于生長發育期青少年的營養特點。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吃集體食堂的飯菜據多,營養狀況欠佳,很多營養素的供給沒有達到標準量。其原因,大概是我國有關人員對這一年齡組的生長特點和營養素需要還不夠重視所致。所以提倡今后學校食堂及有關部門要配備營養師。
大家看過“青少年飲食營養與健康”之后還瀏覽過家常菜譜大全,美食天下菜譜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美食菜單。您也可以去看看喲 ^_^ 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下一篇:沒有了